11月2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法典》宣讲活动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礼堂举行,为残障大学生群体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本次活动由山东省中华职教社、省社会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省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山东国曜律师事务所共同承办,也是“山东新阶层大讲堂”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之一。
11月2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法典》宣讲活动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礼堂举行,为残障大学生群体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本次活动由山东省中华职教社、省社会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省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山东国曜律师事务所共同承办,也是“山东新阶层大讲堂”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共分为“模拟法庭”和《民法典》专题讲座两个环节。本次模拟法庭以一桩“校园欺凌”案件作为庭审素材,律师与学生们真实再现法庭上的审判过程。山东国曜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郭洪军带领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的律师团队,携手11名学生扮演审判长、原被告代理律师、书记员等角色。原被告代理人陈述、提交证据、法庭辩论、法庭记录、宣判……控辩有序、环环相扣。通过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司法实践中来,切身了解法律诉讼活动,零距离感受法庭的威严,也以促进大家学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终于过了把‘律师瘾’。”刚才扮演原告代理律师的凌培元告诉记者,“经过这次‘模拟法庭’,我们对法律有了更不一样的认识,以后处理问题的时候更明白要事事遵纪守法,遇到侵害自己权益的情形要第一时间寻求法律的帮助。”
山东国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珊珊律师以“每个人的每一天——生活中的《民法典》“为主题,围绕《民法典》沿革意义、重点法律规定解读以及如何学习等方面,以案释法,以法论事,科普与同学们切身相关的法律知识,着重阐释未成年人网络平台充值家长能否要求返还、如何应对网贷套路与电信诈骗、见义勇为救助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等问题,受到学校师生们的高度好评。
与以往的讲座不同,为了更好地让残障同学了解掌握活动内容,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采用了手语翻译教师现场翻译和科大讯飞语音转文字系统实时翻译双重保障措施。
山东国曜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为此也是做足了功课。李珊珊告诉记者,他们多次与校方沟通,无论是讲座还是“模拟法庭”时,都特别注意咬字清晰,放慢语速,让在场同学们可以更加全面、直接的了解活动内容。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采访时,来自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岳鲁佳现场背诵了一段《民法典》的介绍,引来了周围人的阵阵掌声。她刚才背诵的知识正是来自于刚才举办的讲座。
“之前从新闻上了解过一点《民法典》知识,通过今天的专题讲座,又对我国的法律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知识,我觉得对我们学生而言特别有用。”岳鲁佳说。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孔苏华表示,这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实用,对进一步提升残障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为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的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