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青岛全市两级法院2023年审判执行工作基本情况,发布青岛法院2023年度典型案例。由国曜琴岛(青岛)律师事务所承办的两案例入选青岛法院2023年度典型案例。
案例一:重整老牌名企 优化营商环境——某集团等十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
案情简介:
某集团等十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历史遗留问题多,各方矛盾尖锐、成因复杂,处置难度大且敏感度高。该案件涉及职工千余人、债权人700多家、债权债务金额高达60多亿元,还关联新疆某市2022年一号工程等十几个民生工程的汽轮机生产交付事宜,是青岛中院受理的机械行业最大一起实质合并破产重整案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我所接受青岛中院指定后,在人民法院的指导和广大债权人监督下,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发挥管理人的能动作用,开创性地开展“全流程嵌入式全过程”重整监督;采用“公开招标+投资路演”模式,全市场化运作招募重整投资人等多种方式,维持、提升债务人企业的重整价值。在一年三个月的案件办理过程中,我所管理人团队与人民法院、投资人、债权人及债务人企业各方进行多轮磋商,经三次债权人会议及两次重整计划草案表决,最大限度体现和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通过引进有实力的重整投资人,在资金注入、产业赋能、科技赋能、管理优化等措施下,充分激发企业更大市场活力,帮助企业完成转型升级,保障千余名员工岗位及生活稳定、保证上下游广大供应商持续生产经营的同时,有力保护了企业70多年积累起来的技术、品牌及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
典型意义:
该案件获得了省高院及青岛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认为该案件的办理为青岛市营创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再立新功,实现了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稳定效应和司法效应多层价值的有机统一。
案例二:创新破产重整方式 危困民企破茧重生——某海洋工程勘察设计公司破产重整案
案情简介:
2022年5月25日,某海洋工程勘察设计公司向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以下称黄岛法院)申请破产重整,黄岛法院经审查、组织听证,于2022年7月19日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重整,并指定国曜琴岛(青岛)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
管理人接管该公司后,启动对其资产的评估、审计工作,同时开展重整投资人预招募工作,经尽调、排查工作不断深入,管理人发现其资产负债率极高,通过存续式重整模式无法招募到重整投资人。经管理人向黄岛法院、债权人委员会报告,决定采用反向出售式重整模式对其进行重整。为了维护企业营运价值,破产重整期间对该公司继续经营,对其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团队继续留用,对尚未履行完毕的5份在建工程施工合同及勘察设计合同进行了梳理,在充分与项目相关方沟通的前提下,决定继续履行其中3份合同。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本案历经九个月时间未能招募到重整投资人。为了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确保有效引进重整投资人,推动及保障其重整成功,经管理人向黄岛法院及债权人委员会报告,确定采用假马竞价方式引进重整投资人。经管理人向社会公开招募,于2023年6月21日成功招募到假马投资人,并通过公开竞价方式确定了重整投资人。
典型意义:
该项目是管理人运用“反向出售式重整”“假马竞价”保护企业优质资产,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企业营运价值,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有效招商引资的典型案例。本案仅用36天成功招募投资人,实现了保市场主体、保民生、保就业,有效化解负债2.09亿元,将优质资产保留在黄岛辖区内继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获得了人民法院和黄岛区政府的高度认可。
此次入选典型案例是对国曜琴岛(青岛)律师事务所办案质量和办案水平的认可与肯定。近年来,我们以优秀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务操作经验,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今后,我所律师将进一步深耕业务、高质服务,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应尽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