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我所惠企团队在企业走访过程中,与青岛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建立联系。该公司成立于2023 年,主要经营范围为假睫毛的生产与销售。自成立起,该公司便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功公布 36 项专利,另有 20 多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公司提交了若干项单独外观专利申请,存在一些问题亟须专业指导,遂联系到了惠企团队孔凡美律师。
孔律师第一时间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经过分析发现其中4项申请中的产品的主视图较为相似,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二、服务过程
针对这一情况,孔律师通过实际案例,多次与公司负责人进行耐心沟通,解答其疑惑,并就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说明:将系列产品纳入同一个专利申请,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同一个产品,这 4 项产品依然是相互独立的,各自的保护范围不受影响。当市场上出现侵权行为时,可针对某一具体相似设计单独维权,无需考虑其他产品的相似性。此外,基本设计并非主导性设计,更多是作为基础,在此之上的变形设计若未形成显著差异,均适用于同一专利申请。
同时,孔律师还向公司释明侵权比对的规则:在维权过程中,只需针对专利中的特定设计进行比对,无需关联其他设计;若涉嫌侵权产品与专利设计并非完全相同,存在细微差异,可依据相似设计进行维权。经过深入沟通,公司认可了孔律师建议。
2024 年下半年,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2025年1 月,该专利申请成功授权公布。原本需要提交四项专利申请,如今通过整合,仅用一项申请便完成了对四项产品的保护,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
三、典型意义
在企业走访过程中,惠企法律服务团队深切感受到很多企业对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沟通,让企业深入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要点,掌握更为精细的保护策略尤为重要。
将多项近似设计合并为一项专利申请,既能确保产品的保护范围不受影响,又能大幅降低企业的申请成本。即使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时,因主观判断认为产品设计存在差异,企业仍可对区别较大的设计进行分案申请。由于专利审查以首次提交申请日之前公开的文献作为参考依据,不会对新设计的创造性造成影响,真正做到了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的同时,全方位保护企业产品。
四、后续服务探讨与思考
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所涉及的技术文献,不仅是企业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后续惠企法律服务中,国曜琴岛(青岛)律师事务所惠企法律服务团队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专利预警指导,通过实时监测行业动态,及时发现潜在的侵权风险,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根据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专利布局规划服务,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专利布局方案,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根据走访中调查了解到的企业的难题与困惑,组织相关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运用能力,以一支懂技术、懂法律、懂市场的知识产权惠企法律法务团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与专业助力。

